根据语法化的渐变原理,“无”从否定词演变为语气词,中间有一个较长的演变中状态,这时的“无”很可能就兼有两种功能。反复问句自魏晋以来逐渐分化成反复问句和是非问句(包括测度问句等),根据句式不同似乎可以将句末“无”的功能截然分开,但是这一句式的分化也是渐变的,中间也有一个较长的“非此非彼、即此即彼”的过程。如果句式的分化不彻底,据此认为“不”“无”等的分化已经彻底完成就有点牵强。语言具有模糊性,这一演变中状态我们后人难以区分,即使同时代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能完全区分;再说,交际中无论把“无”理解成否定词还是语气词,交际也大致能够顺利进行,歧义很少。“磨”“摩”“麼”的出现是“无”分化加深的一个表现,《祖堂集》中“无”“摩”同时使用,且数量都较大,这主要是地域差异,因为该书所记禅师活动区域包括了今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一带,“无”的发展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
二、“无”语法化的过程及机制
“无”从否定词演变为语气词,这一过程既是它词义泛化,同时也是“VP无”句式主观性逐渐增加的过程。这点从句式分化的结果可以看出:反复问句→反复问句、是非问句、测度问句、反诘问句,这四种句式的主观性差异较大,反复问句属于典型的有疑而问,疑问程度很高,问话时也不带倾向性;其他三者句式的疑问程度则都较反复问句要低,且带有不同程度的倾向性。关于“无”演变为语气词的机制和原理,杨永龙讨论得比较深入[9],主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