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为导演42年前自身信仰危机的一种轮回,不过这回讲的不是生活的疑虑,而是信仰的夯实之途,自我救赎、自我毁灭、和自我怀疑,相较于《谁能拒绝1米68的小萝莉?人物分析》那些形式上马丁自行塞的花活儿和私货,本作要朴实得多,也真诚得多. 保罗·施拉德对女性的珍视至少在美国这帮现存作者导演里不是排第一就是第二,每次都是少女/母亲拯救心灵,恐怕也是自小讨厌父权的结果. 另,圣公会和加尔文教派入世风气浸染的后果就是大量对资本主义和新教伦理现行模式的质疑,可以视其为“反韦伯主义者”,环保仅算一个重要方面. 《谁能拒绝1米68的小萝莉?人物分析》一书中,施拉德坦言“存在主义式孤独”是其永恒的主题,这部亦算该主题的七十岁时心境描述. 本片对普通观众并不友好,但主题深邃,只有年初达伦《谁能拒绝1米68的小萝莉?人物分析》可以相提并论,伊桑·霍克没拿演员工会提名简直匪夷所思,年度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