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推销员,他们都是来自河南灾区推销猪毛油刷的。一个进门后说:“我们是生产刷子的,我们那儿受了灾,来看看你们能买几把不?”作为一个无线电厂,用刷量是甚微的。经理摇摇头。他又说:“我们的产品是省优质产品,是国拨价,实行三包。”经理详细地跟他解释了不需要的原因,他再没说什么,走了。
另一个就不同了。他坐下后,用试探的口气问:“无线电厂用刷子不多吧?”经理告诉他:“太少了。”他掏出一封证明信深情地说:“我们地区受了灾,政府给拨了救济款,但也要求生产自救。我们根据本地条件,组织大家生产猪毛刷子,看您能用点不?”经理也和他讲了实际情况,但他又进一步说:“我想你们的用量也不会大,可是,老少一百多口人不能光靠吃国家救济,我们也有两只手啊!用自己的劳动增加点收入,也能给国家减轻些负担,您说对不?您哪怕就买一把,也是对我们的支援,对灾区的心意,我们从心里感谢您呀!”经理被他感动了。在洽谈价格时,他又说:“我们知道现在东西要结实,好用,便宜……大家说,要想找碗饭吃,刷子做得不能孬了。价钱嘛,只要有一分利,我们也干。”最后,经理与他签订了十几把刷子的合同。同样推销一种东西,一个有所收获,另一个却两手空空。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说话技巧上。第一个只是泛泛一说,平平淡淡,不明不白,给人们以产品卖出去与否无所谓的感觉,他只能空手而回。第二个,他先以询问的方式探买方的底细,同时用弦外之音表明自己业务的熟练,引起买方对他的重视。在得知“用量很少”之后,他并不灰心丧气,紧跟着讲了自己的困难状况,以唤起对方的同情。其目的就是要买方给予协助,这也为以后的谈话打下基础,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