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心得
这一章是《论语》中少见的长篇,所探讨的话题主要是“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子路把此事告知孔子,孔子很气愤,对此与弟子谈论一番。
从整体上看,孔子不主张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它不符合仁、礼的规定,且表示治理国家不应用战争,而应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此番谈论,又涉几个具体问题。一是关于臣下的职责。孔子对弟子没有劝阻季氏的失职之为和推脱责任之言非常气愤,严厉斥责冉有、子路,甚至以引言、设喻的方式批评弟子的过错。第二是关于季氏讨伐颛臾的理由。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对弟子的辩解更加气愤,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做法。”也就是干坏事的人总要给自己找个恰当合理的理由,孔子的圣人之心岂能接受此番言论?第三是关于治国方略,也是对“季氏将伐颛臾”话题的进一步延伸。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安定,不怕贫穷、人口少等,怕不均、不公、不安,所以孔子主张用仁、义、礼、乐来安抚,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皆应如此。最后,孔子总结季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祸起萧墙,后患无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