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人均GDP比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还少340多美元,84%的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之下。
专栏2-1 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的民生
改革开放前,老百姓的穿衣需要票证供给,每年每个人发一定数量的布票,用以购买布料、衣服、蚊帐、床单乃至布袜,一切含有棉纱成分的产品均属其内。正常情况下,不分年龄大小,每人每年一丈二尺。一般家庭内部按不同需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统筹考虑使用。一家几个孩子,总是只给老大添置新衣。老大穿的旧衣小了,给老二穿;老二穿小了,再给老三穿……衣服破了补了又补,穿了又穿,以致补丁垒补丁是常见的事。后来有了尼龙袜,有了的确良,不收布票,又是新产品,成为时髦,为众人所追捧。人们平时克勤克俭,万般节约,过年时总要想尽办法给孩子添置件新衣,或棉袄,或罩褂,或裤子,或帽子,让他们喜庆喜庆,高兴高兴。有人调侃说:“要想富,过年穿新裤。”
再说“食”,改革开放前,粮食定量供应,分大小口,成年人月供应标准多在二十五斤半到三十二三斤之间。孩子出生,凭出生证到派出所办理户口,到粮站办理粮油供应证,于次月正式供应粮油,每人月供菜油四两。很多农村人口每到青黄不接时捉襟见肘,甚至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米、面、杂粮,包括玉米、红薯、土豆、山芋干等均凭粮证或粮票供应。粮站有什么老百姓才能买什么。食品店里的糕点零食,饮食店里的包子、油条、发糕、馄饨、水饺,均收取粮票。过年过节,居民才能凭票购买一些肉食蔬菜、豆制品,节日的糕点也要凭票排队购买,甚至为病人购买红糖也要凭医生开具的证明。